稀土矿作为现代工业不可或缺的关键原料,其选别工艺至关重要。浮选法在稀土矿选矿领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,它巧妙利用稀土矿物与脉石矿物表面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异,通过添加特定浮选药剂,使稀土矿物选择性地附着于气泡并上浮,从而实现与脉石矿物的分离。深入探究稀土矿浮选技术及配套浮选设备,对于提升稀土矿选矿效率、保障稀土资源高质量供应意义深远。下面我们一起从原理特点及设备来了解稀土矿浮选。
稀土矿物与伴生脉石矿物在晶体结构、化学键类型、表面官能团等方面存在差异,进而导致其表面润湿性截然不同。一般情况下,稀土矿物表面相对疏水,而脉石矿物如石英、方解石等表面亲水。在浮选体系中,添加捕收剂后,捕收剂分子一端能选择性地吸附在稀土矿物表面,通过化学吸附或物理吸附改变其表面性质,使其表面疏水性增强;另一端则伸向水相,为后续气泡附着创造条件。
而起泡的形成是通过外部鼓风机给入空气,形成微小气泡,由于稀土矿物经捕收剂作用后表面疏水,容易附着在气泡上,随着气泡上浮至矿浆表面,形成泡沫层。而亲水的脉石矿物因难以附着气泡,仍留在矿浆中,实现了稀土矿物与脉石矿物在气-液-固三相界面的分离。这种基于表面性质和气泡作用的分选过程,能够精准地从复杂的矿石体系中富集稀土矿物。
相较于重选等部分选矿方法,浮选可依据矿物表面细微的化学性质差异进行分离,对于矿物组成复杂、稀土矿物嵌布粒度细的矿石,能有效去除脉石矿物,获得高品位稀土精矿。另外,能处理不同类型、不同性质的稀土矿石,无论是原生矿、次生矿,还是各类复杂共生矿,只要找到合适的浮选药剂体系和工艺条件,都有望实现高效选别。同时,浮选工艺可灵活与重选、磁选等其他选矿方法联合使用,构建多段式、复合型选矿流程,应对各种复杂矿石选别难题。
在浮选过程中,通过调整药剂制度,不仅可以回收稀土矿物,还能够对矿石中的一些伴生有价元素进行同步回收,提高矿产资源整体利用率,减少资源浪费。
针对一些细小颗粒(小于0.5mm甚至更细)复杂共生的多金属矿等采用浮选方法有较好效果。
浮选机类型多样,有机械搅拌式浮选机和充气搅拌式浮选机两类,两者间在充气方式、搅拌强度调控等方面有所差异,但核心浮选原理一致。其中机械搅拌式由叶轮高速旋转产生强烈的搅拌作用,使矿浆、药剂充分混合均匀,同时将空气吸入矿浆中,实现充气;然后用位于槽体上部的刮泡装置定期刮取矿浆表面的泡沫,收集稀土精矿。
矿浆与浮选药剂按一定顺序加入浮选机槽体,搅拌装置启动,叶轮高速旋转,一方面将矿浆搅拌成均匀的悬浮液,促使药剂快速分散并与矿物颗粒充分接触,让捕收剂吸附在稀土矿物表面;另一方面,叶轮的旋转在中心区域形成负压,将空气吸入并切割成微小气泡,气泡与已吸附捕收剂的稀土矿物碰撞、附着,携带其上浮至矿浆表面形成泡沫层,最后由刮泡装置收集。不同类型浮选机在充气方式、搅拌强度调控等方面有所差异,但核心浮选原理一致。
浮选机是稀土矿浮选最常用的设备之一,广泛应用于从粗选到精选的各个环节。在粗选阶段,可处理较大处理量的原矿矿浆,利用较强的搅拌和充气能力,快速实现稀土矿物的初步富集;在精选环节,通过调整药剂添加量、搅拌强度等参数,对粗精矿进行多次精选,逐步提高稀土精矿品位,满足工业生产需求。
浮选柱主体为一细长的圆柱形筒体,上下两端封闭,内部一般设有给矿装置、气泡发生器、喷淋装置、尾矿排放装置等。给矿装置位于筒体上部,用于均匀给入矿浆;气泡发生器安装在筒体底部或下部侧面,负责产生微小、均匀的气泡;喷淋装置在筒体上部,可向矿浆表面喷淋清水或调整剂,辅助浮选;尾矿排放装置在筒体底部,用于排出未上浮的脉石矿物尾矿。
矿浆从筒体上部给入,在重力作用下缓慢向下流动,同时,气泡发生器产生的气泡自下而上穿过矿浆。由于稀土矿物经捕收剂处理后疏水,在与气泡逆向接触过程中,迅速附着于气泡并随气泡上浮,形成泡沫层聚集在筒体顶部,由专门的收集装置收集;而脉石矿物因亲水继续向下流动,最终从底部尾矿排放装置排出。浮选柱利用逆流接触原理,延长了矿物与气泡的接触时间,提高了浮选效率,且其结构相对简单,能耗较低。
浮选柱在稀土矿选矿中常用于精选环节,尤其对于一些对精矿品位要求极高的情况。在经过浮选机粗选后的粗精矿,进入浮选柱进一步精选,凭借其高效的分选性能,去除残余的少量脉石矿物,将稀土精矿品位提升到更高水平,满足高端稀土产品生产要求。
稀土矿浮选技术凭借对矿物表面性质的准确把控,依托浮选机、浮选柱等创新设备,成为稀土矿选矿领域实现高效、高品位选别的重要手段。随着材料科学、药剂研发等相关领域的不断进步,稀土矿浮选工艺与设备必将持续创新优化,推动稀土产业迈向更高台阶。
您可以在下面表格填写您的需求信息,我们的技术与销售人员会尽快与您取得联系。为保证能及时处理您的信息,请务必准确填写您的联系电话!